发布者:永同昌集团
文本转自《環球新聞報》2025年10月15日。
紀念台灣光復、抗美援朝與 2758 號決議:「反獨促統」是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生存、發展、重振的唯一道路選擇
每年的 10 月 25 日,都是一個承載著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重要日子。這一天,串聯起五段深刻的歷史軌跡,見證著中華民族從屈辱到奮起、從苦難到輝煌的偉大征程。
1945 年 10 月 25 日,兩岸以 3565 萬傷亡的巨大犧牲(含抵抗日本殖民統治戰爭中犧牲的 65 萬台灣軍民,以及在中國戰區犧牲的近 350 萬國軍官兵),打敗日本法西斯,被日本殖民統治長達半個世紀的寶島台灣終於光復,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那一刻的喜悅與淚水,是回歸祖國時的激動與自豪。
1950 年 10 月 25 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入朝後的第一仗,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更是一場捍衛民族尊嚴的生死搏鬥。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 2758 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國際社會用莊嚴的方式確認了一個中國原則。
1958 年 10 月 25 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67 年來,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9.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 5 萬元。建成世界單廠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葡萄酒產業綜合產值突破 400 億元。率先在西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森林覆蓋率由建區時的 1.5% 提高到 11.3%,成功治理毛烏素沙漠南緣沙化土地。銀西高鐵建成通車,實現高鐵零突破,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百倍以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持續深化發展,建議台灣同胞到銀川走走,看看賀蘭山下的滄桑巨變!昔日「塞上江南」如今更添科技新顏,黃河水哺育的沃野織就生態錦繡,數字經濟也在戈壁上開出繁花。新時代以來,大陸農村、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邊疆、老區均得到跨越式發展。
10 月 25 日是世界天花滅絕紀念日,中國為全球消滅天花做出了決定性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即普種牛痘,1961 年消滅天花,比全球提前近 20 年。大陸人均預期壽命從 1949 年的 35 歲提高到 2021 年的 78.2 歲,成功消滅脊髓灰質炎、消除瘧疾,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公共衛生防護網築牢人民生命健康防線。大陸已構建起多層次、全方位的確保全民享受到基本醫療服務和健康保障的醫保體系,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 2007 年的不低於 40 元提高到 2025 年的 800 元,增長了 20 倍。為了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還建立起醫療兜底保障制度。截至目前最新數據,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 13.6 億,覆蓋率穩定在 95% 以上。
大陸在衛生、教育事業方面的蓬勃發展,令世界矚目。大陸已建成規模最大且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實施九年免費教育政策,義務教育全國 2895 個縣域實現基本均衡。隨遷子女、適齡殘疾兒童受教育保障機制更加健全。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92%,今年學前一年免費惠及 1200 多萬兒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60.8%,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學生資助實現了各學段、各級各類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每年惠及學生約 1.5 億人次。每年培養超過一千萬大學畢業生、一百萬碩士研究生以及十萬名博士,構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宏大的高等教育體系,為科技創新和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這五個歷史性的 10 月 25 日,猶如五座巍峨的里程碑,鐫刻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今天,當我們共同回顧這段歷史,就是要讓島內的同胞們認清一個鐵的事實:任何分裂國家的企圖都註定失敗,任何倚外謀獨的幻想都必將破滅。
艱難抉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 年的新中國,剛剛從戰爭的廢墟中站起來。彼時的中國,歷經百年戰亂,積貧積弱。全年鋼產量僅 60 萬噸,不足美國的 1/140;工業產值僅為美國的 1/28。而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擁有強大的軍工體系和核武器,率領 16 國組成「聯合國軍」大舉進犯朝鮮,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何等艱難的抉擇!要不要出兵?敢不敢與世界最強大的軍事集團正面較量?
毛澤東主席夜不能寐,連續多日無法入眠。在中南海的會議室裡,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爭論異常激烈。林彪說:「美軍一個軍有 1500 門火炮,我們一個軍只有 36 門。他們還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我們基本沒冇。」但是,彭德懷元帥一錘定音:「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否則,讓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藉口。」
最終,黨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毛澤東主席說:「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何等悲壯的出征!1950 年 10 月 19 日黃昏,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穿著單薄的棉衣,背著落後的武器,秘密跨過鴨綠江。他們中間,很多人曾經在解放戰爭中征戰大江南北,還來不及與家人團聚,就又踏上了新的征途。一位志願軍戰士在日記中寫道:「此去朝鮮,生死未卜。若不能歸來,請告訴我的母親,她的兒子沒有給她丟臉。」
血與火的考驗:五大戰役與美國將領的體會
第一階段:第一次戰役(1950.10.25-11.5)
志願軍利用敵軍分兵冒進的弱點,在雲山、溫井等地發起突襲。10 月 25 日,志願軍第 40 軍 118 師在兩水洞地區與敵軍遭遇,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槍。此役殲敵 1.5 萬餘人,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退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第二階段:第二次戰役(1950.11.25-12.24)
志願軍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將聯合國軍誘至預定戰場後,發起猛烈反擊。西線部隊在清川江地區重創美軍,東線部隊在長津湖地區與美軍王牌陸戰 1 師血戰。
長津湖的冰與火:在零下 40 度的極寒中,志願軍第 9 兵團的將士們身著單衣,與美軍精銳的陸戰一師展開殊死搏鬥。特級英雄楊根思率領一個排守衛 1071 高地東南小高嶺,在打退美軍 8 次進攻後,陣地上只剩下他一人。當敵人發起第 9 次進攻時,楊根思抱起最後一個炸藥包,衝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用生命守住了陣地。
更令人淚目的是「冰雕連」的故事。志願軍第 20 軍 58 師 172 團 2 營 6 連奉命在死鷹嶺阻擊美軍。當後續部隊到達陣地時,發現全連 125 名官兵全部凍死在陣地上。他們手持武器,保持著戰鬥姿態,彷彿一群隨時準備躍起的冰雕。戰士宋阿毛留下的絕筆詩寫道:「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麥克阿瑟的傲慢與潰敗:志願軍的前兩次戰役,徹底粉碎了「聯合國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狂言。他對中國出兵意圖和決心的嚴重誤判,導致了美軍歷史上「最長的退卻」。這位傲慢的五星上將最終因公開反對杜魯門政府的有限戰爭政策,於 1951 年 4 月 11 日被撤銷一切職務。他在後來的回憶錄中,以一種複雜的心情承認:「他們是最凶狠的鬥士,…… 我們與之交手的軍隊,是一支紀律嚴格、訓練有素、指揮有方、士氣高昂、異常勇敢的軍隊。…… 他們一無空軍、二無海軍、三無防空武器、四無遠程火炮,但他們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巨大的障礙,奮勇前進。」
第三階段:第三次戰役(1950.12.31-1951.1.8)
為打破聯合國軍「先停火,後談判」的緩兵之計,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起新年攻勢。1950 年 12 月 31 日晚 17 時,志願軍集中 100 多門火炮,向三八線敵軍陣地發起猛烈攻擊。這是一場冒著大量傷亡的強攻,戰士們高喊著「向祖國獻禮」的口號,一舉突破三八線,占領漢城。
第四階段:第四次戰役(1951.1.25-4.21)
聯合國軍發動反撲,志願軍轉入防御作戰。在漢江南岸,志願軍第 38 軍、第 50 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阻擊戰。第 50 軍是原國民黨第 60 軍長春起義部隊整編而成,在這場戰役中打得異常頑強,軍長曾澤生說:「我們終於能在兄弟部隊面前抬起頭了!」
李奇微的應對與欽佩:接替麥克阿瑟的馬修・邦克・李奇微是一位更為謹慎和專業的對手。他敏銳地發現了志願軍後勤補給(「禮拜攻勢」)的弱點,並製定了相應的戰術。他在回憶錄《朝鮮戰爭》中寫道:「中國人是勇士,他們常常不顧傷亡地發起進攻。…… 他們是最凶狠的鬥士,…… 非洲的祖魯人也是一樣,但比起數量眾多、紀律嚴明的中國人,那就不值一提了。…… 他們從不吝惜人的生命。他們又是不可思議的偽裝大師,進攻時,他們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滲透到我們的陣地。南韓軍隊在中國軍隊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國士兵懷有巨大的恐懼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將。」
第五階段:第五次戰役與陣地戰階段(1951.4-1953.7)
這是志願軍入朝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雙方投入兵力超過百萬。此後戰爭轉入陣地戰階段,以上甘嶺戰役為標誌,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形成對峙。
上甘嶺的英雄讚歌:1952 年 10 月 14 日,美軍發動「攤牌行動」,對上甘嶺地區發動猛攻。在這場舉世聞名的戰役中,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特級英雄黃繼光在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的情況下,挺身而出,主動請戰。他帶領兩名戰士連續摧毀敵人多個火力點,但在戰友一死一傷、自身多處負傷的情況下,面對最後一個瘋狂掃射的敵火力點,他毅然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部隊衝鋒開闢了道路,犧牲時年僅 21 歲。
一級英雄邱少雲在執行潛伏任務時,敵人的燃燒彈落在他附近,烈火很快燒到了他的身上。為了不暴露目標,他嚴守潛伏紀律,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用生命捍衛了軍隊的榮譽和戰鬥的勝利。
克拉克的無奈與終結:1952 年 4 月,馬克・韋恩・克拉克接替李奇微,成為最後一任「聯合國軍」總司令。他經歷了上甘嶺的慘敗和最終停戰談判的完成。他是那個不得不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人,其回憶錄的標題《從多瑙河到鴨綠江》就充滿了悵然之情。他在簽字後說出的那句名言,成為了對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尷尬處境的最經典概括:「我成了歷史上第一位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和李奇微也一定有同感。」
英雄永垂不朽:中華兒女的血性擔當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奮勇向前。
董存瑞式的英雄:在朝鮮戰場上,也湧現出了許多像董存瑞那樣捨身炸碉堡的英雄。其中,李家發被譽為「朝鮮戰場上的董存瑞」。1953 年 7 月 13 日,在金城戰役中,李家發所屬部隊進攻轎岩山 116 高地時遭到敵軍暗堡火力封鎖。多處負傷的李家發艱難爬向敵暗堡,用最後一顆手榴彈炸掉暗堡一角後,毅然用胸膛堵住敵機槍射孔,壯烈犧牲。
空中英雄:志願軍空軍在戰鬥中迅速成長,湧現出王海、張積慧、趙寶桐等著名戰鬥英雄。王海大隊擊落擊傷敵機 29 架,創造了輝煌戰績。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感嘆:「我們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後勤戰線的英雄:在反「絞殺戰」中,志願軍後勤部隊創造了「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汽車兵們夜間不開燈行車,遇到轟炸就躲進掩体,炸彈爆炸後立即衝出繼續前進。鐵道兵創造了「夜間搶修、白天偽裝」的奇蹟,保證鐵路運輸暢通。
據統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有 197653 名中華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共和國的鋼鐵長城。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也犧牲在朝鮮戰場上,他的遺體與其他志願軍烈士一起,安葬在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
歷史的啟示:從 1950 到 2025
1950 年的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尚且不懼世界頭號強權的威脅;75 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能力更加强大。
1950 年的中美對比:GDP 總量,中國僅為美國的約 1/20。鋼產量,中國 60 萬噸,美國 8785 萬噸。軍工產能,美國年造戰機 7000 架,中國尚不能自主生產噴氣式戰機。核武器,美國擁有原子彈,中國為零。
2025 年的中美對比:GDP 總量,中國達到美國的 70%,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已超過美國。製造業產值,中國占全球 30%,相當於美日德之和。軍事力量,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的國防工業和世界一流的武器裝備。科技實力,中國在 5G、人工智慧、航天等眾多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核威懾,中國擁有完備的核威懾力量。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 1950 年時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是 1950 年的「小米加步槍」。我們有了航母、有了隱形戰機、有了導彈防禦系統、有了完整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我們更有 14 億中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
給「倚美謀獨」者的忠告
島內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企圖倚仗外部勢力謀取獨立,這完全是癡心妄想。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外部干預阻擋不了中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任何企圖分裂中國的勢力都必將碰得頭破血流。
1950 年,美國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干預朝鮮半島事務,最終不得不回到談判桌前。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將軍」。
1971 年,美國在聯合國竭力阻撓 2758 號決議的通過,但最終不得不接受國際社會的共同選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館長無罪,罪在台獨
網紅「館長」陳之漢 5 日在直播中表示,有網友提到建議對台獨首惡實施斬首打擊、精確斬首,館長回應「我懂、我懂,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還喊話網友「兄弟,I 等 you 啊,我日也思夜也思啊」。台當局指揮司法追究館長刑事責任。
在台灣地區現行法律體系下,賴清德公然挑戰和扭曲其中關於「一個中國」的憲制性規定,具有明確的違憲性質。賴清德搞台獨、違反憲法,館長這样的百姓受到恐嚇、言語不嚴謹,責任在賴清德本身。他不搞台獨,就不存在所謂斬首話題;搞台獨、違反憲法,讓台灣陷入兵凶戰危的境地,令百姓惶恐不安與嚴重焦慮,已造成嚴重社會後果。
賴清德犯罪在先,網絡上網民喊斬首在後,館長只是附和引述,何罪之有?沒有賴清德的台獨行徑,以及已產生的嚴重後果,何來這些網絡斬首言論?何來館長的引述?有罪,罪在台獨,罪在賴清德。
以偉大的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精神反獨促統
今天,如果還有人幻想依靠美國勢力來分裂國家,不僅是「倚美謀獨」的政治本性問題,也反映了台獨分子罔顧島內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一味圖謀私利的貪黷反動本質。其實台獨分子 100% 有足夠的智商明白,14 億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如磐石!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分裂圖謀和外部干預!台獨工作者 100% 明白「台獨是死路,分裂是絕路」,為什麼還要搞「叛祖離宗,遺臭萬年」的事?最大的可能性是他們「舉著台獨的旗號,欺騙台灣社會,每年購買七千億台幣以上的破銅爛鐵武器,拿 10%~30% 的鉅額回扣,中飽私囊,貪污腐敗。」這才是台獨問題的丑惡本質。
大陸始終將台灣同胞視為手足兄弟,以最大的誠意和包容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然而,島內「台獨」分裂勢力為了滿足其不斷膨脹的私欲,刻意對這份真誠與善意視而不見,或者裝傻充愣,不斷玩弄政治手段,通過煽動對立、製造假象蒙蔽台灣民眾。他們毫無底線、卑躬屈膝、跪美媚日,更變本加厲勾結外部勢力對抗大陸,不斷挑戰大陸 14 億人民的底線,逼迫台海走向兵凶戰危的危險絕境。
中國國民黨作為島內的重要政治力量,肩負著「反獨促統」的歷史責任與使命。期待中國國民黨堅守民族大義,摒棄所謂「親美、友日、和中」的錯誤路線,這一原則違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與民族感情,必須堅決糾正。期待中國國民黨徹底唾棄「維持現狀」的「暗獨」思維,這種企圖和平分裂國家的幻想是對民族復興事業的背叛。期待中國國民黨以這次選舉、世代更替為契機,用實際行動,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積極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貢獻力量。「反獨促統」是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生存、發展、重振的唯一道路選擇。
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血脈相連,休戚與共。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讓我們共同珍惜台灣光復的歷史成果,共同維護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寶貴遺產,共同捍衛聯合國 2758 號決議確認的一個中國原則,以偉大的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精神反獨促統。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民族復興的大勢不可阻擋。任何企圖分裂國家的行徑都註定失敗,任何外部干預都註定徒勞。讓兩岸同胞攜手努力,共謀民族復興的光明未來!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橫琴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心創辦人張宗真 2025.10.9)


